首页

http://www.umhom2.com

时间:2025-05-23 04:55:32 作者:四川万源煤矿事故致4人遇难 浏览量:12422

  中新社海南文昌5月4日电 题:嫦娥六号搭载法国科学载荷升空 中法携手探月

  中新社记者 郭超凯 马帅莎

  “嫦娥六号任务将在月球背面采集月球样品并带回地球,我们很自豪能作为其中一员参与这次任务。”现场亲眼见证嫦娥六号发射的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项目副主任博斯克(Pierre Bousquet)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法方对嫦娥六号任务抱有高度期待。

  5月3日下午,嫦娥六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此次任务,嫦娥六号探测器还搭载了欧空局月表负离子分析仪、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器、巴基斯坦立方星等4个国际载荷。

2024年5月3日,搭载嫦娥六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

  这是中法首次开展探月合作,也将是法国首个着陆月球航天项目。博斯克介绍,嫦娥六号搭载的法国月球氡气探测仪旨在对月球表面氡气同位素开展原位探测,研究挥发物在月球环境下传输和扩散机制。

  据介绍,嫦娥六号任务发射至采样返回全过程约53天,任务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月球背面比正面更古老。迄今人类所有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均位于月球正面。嫦娥六号预选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三大地体之一,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月球南极地区是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可能存在宝贵的水资源。”博斯克指出,在月球南极开展探测,有助于科学家更好了解月球的水是如何形成的。嫦娥六号搭载的载荷可以在月球表面观察月球的季节周期性变化,积累更多测量数据。

  嫦娥六号任务,也为中法科学家搭建起友谊的“桥梁”。

  参与月球氡气探测仪研制的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体物理学和行星学研究所DORN载荷首席研究员皮埃尔-伊夫-梅斯林(Pierre-Yves Meslin)表示,此次任务法中组建了一支友好协作的科研团队,“在过去4年时间里我们在彼此信任的同时也建立起友谊”。

  事实上,中法航天合作由来已久。自1997年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协定以来,一系列举措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对地观测等领域有序展开,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

  2018年10月,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成功发射,两国元首互致贺信。中法两国携手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成为中国航天工程国际合作领域亮点。

  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国向法国赠送了1.5克科学用月球样品。这份来自月球的“土特产”不仅拉近了中法之间的距离,也帮助中法科学家进一步探寻宇宙的深层奥秘。

  皮埃尔-伊夫-梅斯林表示,法方对中国赠送的1.5克月球科研样品展开研究,同时他们也对嫦娥六号即将从月背带回的月球样品保持期待。一旦嫦娥六号成功采样返回,接下来几年中法科学家们还将开展更多合作。

  这位科学家直言,尽管美国和苏联在20世纪开展了多次登月任务,但探月并非易事,尤其是近几年一些国家和私营企业开展的月球探测任务相继失败,更让人们意识到“探月始终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但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博斯克亦表示,近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绩令人印象深刻,21世纪以来中国探月工程连战连捷。中国的月球与深空探测计划雄心勃勃,未来将探测更多地外天体,法国正寻求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

  近些年,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继发布一系列探月规划,掀起新一轮探月高潮。尽管中国一贯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积极开展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但仍有外媒渲染“中美正开展‘登月竞赛’”的不实言论。

  对此,博斯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指出,法国曾与不同国家开展过太空探测领域的合作。在他看来,这些月球探测项目非但不是竞争性的,而且还彼此互补。各国科学家们合作探索太空,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也向世界分享,这才是太空探索的正确之道。(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今年上半年江苏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十年前,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习主席用一则“妙喻”阐释互联互通之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此后,在不同外事场合,习主席多次提出要深化“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

5起涉足坛反腐案今日一审宣判!一文汇总

因旁有“孤山”而得名的赞皇县南清河乡孤山村,地处太行山东麓,全村人口1680余户,其中1100多户从事酸枣仁加工等相关产业,是赞皇县“酸枣仁第一大村”。

云南丘北:万寿菊采摘季吸引游客打卡

“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一次次实地考察调研,一系列现场重要讲话,正是最为生动深刻的“红色”主题爱国“公开课”,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柴达木盆地蓄集峡水库德令哈供水工程开工建设

“过去盐碱地治理主要强调土壤改良和种植,即使讲到以水定地,也是侧重在引水和水量,而不注意排水和水质,所以排水的消纳与资源化利用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研究员文波龙说。

“五一”假期次天 旅客在香港各区游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